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,前年下半年以來,紅木家具行情不甚理想,許多企業產品滯銷,庫存嚴重。有的企業使出了渾身解數,但還是沒能找到“去庫存”的有效辦法。那么,應該如何“去庫存”呢?近日,記者走訪了部分紅木家具企業,聽取業內人士的“說法”。
產品庫存較為嚴重
近年來,紅木家具市場疲軟,行情欠佳。“前些年,紅木家具生意太好,生產企業(作坊)一哄而上,現在行情不好,產能過剩是可想而知的。”中信紅木董事長李忠信說。
盧家藝林紅木總經理盧嘉林說,今年上半年紅木家具生意很淡,即便材料(如緬甸花梨、刺猬紫檀等)價格上漲,也沒能拉動消費市場。
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,我市紅木家具企業產品庫存情況是比較嚴重的,一些企業有上億元的產品放在倉庫里,無法賣出。
“對于企業來說,庫存過多是危險的,會給生產經營帶來很大壓力。”一位知名紅木家具企業老總說。
這些可能是好辦法
許多企業家認為,傳統的紅木家具銷售方式是“等客上門”,這種“守株待兔”式的銷售顯然已不適合市場形勢了,企業應該主動“走出去”營銷,把優質的產品送到消費者的“家”門口。
另外,紅木家具企業應多搞一些營銷活動,諸如舉辦經銷商大會、幫助經銷商做活動等,以擴大產品銷售。今年上半年,中信紅木、明清居紅木等企業都舉辦了經銷商大會,收獲頗豐,也減輕了庫存壓力。
御品紅木總經理吳國平說,紅木家具企業應該有互聯網思維,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銷售產品。他透露,現在很多經銷商已與御品紅木聯線,消費者在店里就能看到御品紅木所有的產品,這樣對增加銷售很有好處。
企業家們說,“去庫存”的方法很多,每家企業都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。
做好品質才是王道
采訪中,企業家們提出,要理性對待庫存,首先應控制產量,抓好質量。
雙洋紅木董事長王海洋建議,企業不能盲目生產,生產要有計劃,應該以產定銷,合理控制庫存,“寧愿少做,但必須提高品質。”
李忠信說,少數企業盲目樂觀,認為紅木家具新一波“高峰”還會到來。“事實上,像2013年那樣的‘高峰’再也不可能有了,因為紅木家具行業已經進入了新常態,市場理性了,消費者也理性了。”
大家一致認為,紅木家具“去庫存”不是最重要的,不再出現新的庫存、特別是劣質產品的庫存才是至關重要的。“好東西不怕賣不出去,爛東西才怕庫存。”李忠信說。
萬家宜紅木董事長吳明月說,企業不要急著減少庫存,更不能低價甩賣。“只要適當減少產量,進一步做優產品,并加快新產品的開發,企業就能穩步發展。”
業內人士認為,“去庫存”并不能搞“大甩賣”,價格競爭并非一個好的選項。無論對整個行業,還是對企業,“價格戰”都可能給自己帶來損害。